打开/关闭搜索
搜索
打开/关闭菜单
296
256
292
3994
异世界百科
导航
首页
alt z
最近更改
alt r
随机页面
alt x
帮助
特殊页面
alt q
上传文件
alt u
相关网站
异世界资料库
常用功能
翻译页面
全部页面列表
切换首选项菜单
通知
打开/关闭个人菜单
未登录
未登录用户的IP地址会在进行任意编辑后公开展示。
user-interface-preferences
中文(中国大陆)
个人工具
登录/创建账号
alt o
查看“︁怪谈”︁的源代码
来自异世界百科
分享此页面
查看
阅读
查看源代码
查看历史
associated-pages
页面
讨论/笔记
更多操作
←
怪谈
因为以下原因,您没有权限编辑该页面:
您请求的操作仅限属于该用户组的用户执行:
用户
您可以查看和复制此页面的源代码。
怪谈文学(或称怪奇文学),是文学作品类型,“怪谈”一词源于日本“怪談”,英文则翻译为“weird”。 = 名称来源 = <blockquote><color type="primary">人类最古老最强烈的情感便是恐惧,而最古老最强烈的恐惧则来源于未知。</color><ref>H·P·洛夫克拉夫特《文学中的超自然恐怖》</ref></blockquote>'''怪谈'''一词源于日本,其在日本泛指灵异恐怖类型的故事类型。 日本的怪谈通常涉及民间传说、志怪、传奇、神话,乃至化用周边地区传播的传说。当其发展到现代,词义得到进一步扩展,从而变得<color type="primary">'''模糊化'''</color>,具备着可<color type="primary">'''多重解读'''</color>的性质。 怪谈并不像奇幻、科幻一类有创作范例和典型情节、元素的文学类型,它根本由一种“'''<color type="primary">{{上标|感觉|恐惧}}</color>'''”主导,因此所涉及题材也可以包括奇幻、科幻、悬疑、志怪故事等。 抛开涉猎元素,怪谈最根本的特点是人类的<color type="primary">'''想象力'''</color>。 = 历史沿革 = <blockquote><color type="primary">众所周知,恐怖题材与人类最原始的感情紧密相连,因此,恐怖文学也同人类的思维和语言一样古老。</color><ref>H·P·洛夫克拉夫特《文学中的超自然恐怖》</ref></blockquote>最早的怪谈故事可追溯到人类那些最为古老而诡谲的传说中,各个文明都有过此类传说故事,譬如《<color type="info">吉尔伽美什史诗</color>》中光怪陆离的地下冥界;《<color type="info">山海经</color>》中各类异样的神奇生物;《<color type="info">奥德赛</color>》中的海妖蛇怪……这些怪谈在彼时仅仅作为一种故事的要素出现其中,它们在各自诞生的土壤生根发展,衍生出更多的怪谈。 [[文件:德古拉.webp|缩略图|250x250像素|闻名遐迩的《惊情四百年》电影海报]] 中国的六朝传奇、唐宋志怪、明清话本,其中纪昀《<color type="info">阅微草堂笔记</color>》、蒲松龄《<color type="info">聊斋志异</color>》为代表。日本经典的三大妖怪传说(<color type="info">玉藻前</color>、<color type="info">大天狗</color>、<color type="info">酒吞童子</color>)。更有欧洲流行的吸血鬼、狼人、女巫传说等等都属其中。 到18世纪后期,英国出现的<color type="info">'''哥特文学'''</color>成为欧洲主体怪谈文学类别,代表作霍雷斯·沃波尔的《<color type="info">奥特兰托城堡</color>》、查尔斯·罗伯特·马图林的《<color type="info">流浪者梅莫斯</color>》、布拉姆·斯托克的吸血鬼小说《<color type="info">惊情四百年</color>》(又译《德古拉》)。 20世纪前期,美国作家霍华德·菲利普·洛夫克拉夫特为首的作家团体所创作的《<color type="info">克苏鲁神话</color>》系列成为怪谈文学标志类型。 该系作品既保留哥特文学时代的渲染氛围和描写事物的笔触,又融入工业时代对科学进步和理性的批判与恐惧。 此外还有史蒂芬·金以及他的《<color type="info">闪灵</color>》、《<color type="info">死光</color>》,这一年代的怪谈文学打破传统故事边界,与诸多文学类型结合,多元化发展。 [[文件:Control.jpg|缩略图|182x182像素|新怪谈类游戏《控制》]] 20世纪末期至今,出现以柴纳·米耶维《<color type="info">鼠王</color>》、杰夫·范德米尔《<color type="info">遗落的南境</color>》为代表的新怪谈文学,现下网络流行的“<color type="info">规则系怪谈</color>”也属于新怪谈范围。(《<color type="info">SCP</color>》系列亦带有新怪谈痕迹。) = 分类 = == 古典怪谈 == <blockquote><color type="primary">对宇宙洪荒的恐惧在各个族群的早期传说中便以元素的形式存在,并于远古的民谣、经文与编年史中沉淀结晶。作为各类复杂精巧的仪式魔法,和其对恶魔召唤与对亡灵的祭礼中最为重要的成分,这种恐惧在古代发展蓬勃,最终于古埃及与闪米特诸国的文化中达到巅峰。</color><color type="primary"><br>《以诺书》与《所罗门之钥》等书籍中的详细纪录便体现了怪奇之力在这些东方古文明的思维中举足轻重的地位,而随后依此建立的庞大体系与古老的传统,在历史长河中造成的大大小小的影响时至今日仍留有阵阵余声。这种超越时空的恐怖在古典文学中已然留有痕迹,而现有证据也表明它在民谣文学中的影响更为深刻,并曾一度与文学之经典交相辉映,但最终却因缺乏书面记录而遗失殆尽。</color><ref>H·P·洛夫克拉夫特《文学中的超自然恐怖》</ref></blockquote>古典怪谈,或可视为怪谈的早期历史文本。古典怪谈涉猎范围极广,遍及各个神话、传说、历史记述和宗教典籍,可以说大多早期历史文本之中都含有怪谈要素。 古典怪谈大多发源于原始社会的巫术,及其所衍生的占卜、祭祀仪式,还有之后的原始宗教<ref>詹姆斯·乔治·弗雷泽《金枝》</ref>。在原始社会时期,自然现象对人类生老病死起着决定性的影响作用,而对于无法解释的自然现象乃至自然本身,原始社会的人类出于泛灵论的认知,认为能够通过巫术等手段沟通并控制自然现象,于是诞生出活人献祭等仪式。此种向未知对象进行祈祷而夺取他人生命的野蛮仪式站在文明开化的对立面,恐惧便自这种对立和难以理解中诞生,后人的恐惧从欧洲早期关于凯尔特文化的描述中可见一二。 到原始社会后期,宗教信仰取代巫术祭祀,泛灵论认知向泛神论,即赋予自然现象人格,将其视为神明崇拜的方式发展。这一时期的怪谈要素呈现以一种文本隐喻的方式。 希腊神话是其最典型的例本:乌拉诺斯同母亲盖亚交媾生下泰坦神,孩子中的克洛诺斯阉割父亲乌拉诺斯的生殖器,成为下一代神王。文本中神王权力的变更被认为是王室暴力夺权的隐喻,而隐喻在文本中不止以上述形式展现,乱伦生下怪物、迷惑人心的海妖、不可回头的冥途等情节通过超自然隐喻而得以成为早期历史文本中的怪谈元素。 到封建社会,宗教多发展成民族宗教,它们主以一神教形成成体系的社会组织,而神秘学,即密教伴随封建社会的宗教的发展而流传,它们的秘密组织形式在主流宗教的宣传下带有神秘性和未知性,也成为后世怪谈元素之一。 == 哥特小说 == '''哥特小说(Gothic Novel),'''“哥特”一词来自日耳曼人部落,后泛指中世纪建筑风格及美学。哥特小说源于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前期的英国小说,内核为中世纪传奇与现实主义小说的结合,常含有黑暗、恐怖、死亡等意象,古堡、怪林、幽灵等元素。 == 怪谈 == <blockquote><color type="primary">真正的怪奇作品也不只是关于秘密谋杀案、血肉模糊的尸骨、或者带着枷锁、蒙着白布的鬼魂之类循规蹈矩的传统作品:一种无法解释、源自人类理解之外的未知恐惧必须存在于故事之中,并以此创造出使人屏气凝息的恐怖气氛。而其中也必须具备严肃且充满恶兆的暗示,并以此不断冲击人类思维中最为可怖的构想之底线——便是对且自然规则的违背与破坏。它们之所以能令人感到邪恶异常,全因为这些自然规律是人类面对来自混乱与深不可测之星空中的邪魔唯一的防线。</color><ref>H·P·洛夫克拉夫特《文学中的超自然恐怖》</ref></blockquote>'''怪谈(Weird Fiction),''' == 新怪谈 == <blockquote><color type="primary">“新怪奇是一种架空都市型世界观小说,其主要以复杂的现实世界模型为跳板创造可能同时融合科幻与奇幻元素的场景设定,从而颠覆了传统奇幻中对场所的浪漫化理念。新怪奇有一种常存的内在性质,即经常将超现实元素和犯罪恐怖元素用入用词文风,并联合来自新浪潮作家及其代理人的影响促进(包括马温·皮克:Mervyn·Peake和英法颓废主义者这些前辈)。新怪奇对现代世界投以关注,即便是一种伪装,但并非全然政治性的。做为对现代世界之关注的一部分,新怪奇的幻想表现有赖于“对怪奇对屈从”,但这不是指被关在荒野鬼宅或者北极洞穴里。新怪奇作家的“屈从”(或者说“相信接受”)有许多形式,有些甚至使用了并未削弱文本表面真实性的后现代技巧。”</color><ref>https://www.gcores.com/articles/115631</ref></blockquote>'''新怪谈(New Weird),'''其至目前尚没有明确定义'''。'''可粗略概括为一种以近现代社会为背景,具有科幻、奇幻、惊悚和恐怖等多种要素的,以绝对理性的笔触来描写怪诞事物的文学类型。 = 作品 = == 小说 == 《奥特兰多城堡》-霍勒斯·沃波尔 1764年 《乌朵菲奥之谜》-安·拉德克里夫 1794年 [[文件:黄.png|缩略图|361x361像素|《黄衣之王》书籍封面]] 《僧侣》-马修·格里格利·刘易斯 1796年 《水妖记》-莫特·福凯 1811年 《弗兰肯斯坦——现代普罗米修斯的故事》-玛丽·雪莱 1818年 《流浪者梅莫斯》-查尔斯·罗伯特·马图林 1820年 《鬼船》-威廉姆·哈里森·安斯沃斯 1839年 《乌鸦》-爱伦·坡 1845年 《女吸血鬼卡蜜拉》-乔瑟夫·雪利登·拉·芬努 1872年 《道林·格雷的肖像》-奥斯卡·王尔德 1891年 《大神潘恩》-亚瑟·梅琴 1894年 《黄衣之王》罗伯特·威廉·钱伯斯 1895年 《德古拉》-布拉姆·斯托克 1897年 《古董商异闻录》-蒙塔古·罗德斯·詹姆士 1904年 《怪谈》-小泉八云 1904年 《裴伽纳的诸神》-邓萨尼勋爵 1905年 《孤岛柳林》-阿尔杰农·布莱克伍德 1908年 '''<big>《克苏鲁神话》系列</big>'''[[文件:手艺.png|缩略图|313x313像素|作者洛夫克拉夫特的手稿,形象为克苏鲁]]该系列为以霍华德·菲利普·洛夫克拉夫特为主,诸多作者共同创作的故事系列 下列为霍华德·菲利普·洛夫克拉夫特少数代表作品 《大衮》 1919年 《墙中之鼠》 1924年 《克苏鲁的呼唤》 1928年 《暗夜呢喃》 1931年 《印斯茅斯的阴霾》 1936年 《超越时间之影》 1936年 《夜魔》 1936年 下列为其他作者的同系列作品 《廷达罗斯猎犬》-弗兰克·贝克纳普·朗 1929年 《藏骸所之神》-克拉克·阿什顿·史密斯 1934年 《绿渊眷族》-查尔斯·霍尔·汤普森 1946年 《冷印》-拉姆齐·坎贝尔 1969年 《罗伊戈尔归来》-科林·威尔逊 1974年 《绿字的研究》-尼尔·盖曼 2003年 '''<big>新怪谈</big>''' 《鼠王》-柴纳·米耶维 1998年 《遗落的南境》-杰夫·范德米尔 2014年 '''<big>网络集体创作</big>''' 以下作品皆为以互联网为传播渠道,以集体创作为模式的创作活动,同时带有怪谈的性质,故以网络集体创作称呼。 都市传说 《SCP》系列 规则系怪谈 == 游戏 == 《Call of Cthulhu》(克苏鲁的呼唤,coc)-TRPG 1981年 《死魂曲》-RPG 2003年 《脑叶公司》-SLG 2018年 《Control》(控制)-ARPG 2019年 《野狗子》-ARPG 未发售 = 引用 = <references /> [[分类:神秘学]]
该页面使用的模板:
模板:上标
(
查看源代码
)
返回
怪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