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关闭搜索
搜索
打开/关闭菜单
321
276
304
4215
异世界百科
导航
首页
alt z
最近更改
alt r
随机页面
alt x
帮助
特殊页面
alt q
上传文件
alt u
相关网站
异世界资料库
常用功能
翻译页面
全部页面列表
打开/关闭外观设置菜单
通知
打开/关闭个人菜单
未登录
未登录用户的IP地址会在进行任意编辑后公开展示。
user-interface-preferences
中文(中国大陆)
个人工具
登录/创建账号
alt o
查看“︁新模因论”︁的源代码
来自异世界百科
分享此页面
查看
阅读
查看源代码
查看历史
associated-pages
页面
讨论/笔记
更多操作
←
新模因论
因为以下原因,您没有权限编辑该页面:
您请求的操作仅限属于该用户组的用户执行:
用户
您可以查看和复制此页面的源代码。
{{DISPLAYTITLE:新模因论}} == 第一节:原始信息、泛模因、模因、内模因 == 在自然界中,存在着大量的未经过处理的信息,这些信息有的可以被解读,有的不可以被解读,就好比鲸鱼之间交流的次声波,人类显然是不能理解的,是否能解读,是相对于载体的。这个载体识别信息,录入信息(尽管这个信息不一定被理解)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把信息转变为符合载体结构的有序形态的过程,这个过程被称之为结构化,那些未被结构化的信息,就被称之为原始信息。 一块石头,一棵树,一条河,都包含着大量的原始信息。一块石头的原始信息总和相当于它整块石头,人当然不会把一块石头塞进脑子里,因此人只能从这些原始信息中筛选,然后再进行一定的扭曲,把身体接收到的可结构化的信息和其它原始信息分开,这就是结构化。 原始信息中可以进入人的意识的部份(无论是浅层意识还是深层意识,因此有的这类信息永远不可能直接被意识到),也就是可被人的意识对应的生理结构结构化的部份,被称之为泛模因。 前文提到的石头的形状,树叶的颜色,河流的声音,都属于泛模因。泛模因包含模因,因其在自然界中存在的形式并无本质差异,事实上,模因就是泛模因中的可传播部分,但是在那之前,泛模因必须先进入人体,因为泛模因仅仅是拥有被结构化的潜力,并不代表它被结构化的事实。 泛模因被结构化后进入体内,在人体内的存在形式被称之为内模因,内模因组成人的可感思维内容,同时参与控制人的行为,就像基因一样,模因控制人的行为表型,行为表型是内模因改变人体状态的结果,一共分为两个部份,内表型和外表型。 其中外表型我们很熟悉,比如我们的语言,当它作为一个内模因表型时,我们先想要说一句话,然后语言内模因操控我们大脑的表型区下达命令,随后命令到达嘴巴,让我们说话,说话这个动作就是外表型。外表型的表型区不在意识范围内。 而内表型则是表现在人体内的状态改变。当你想起一件令人激动的事情时,那件事情作为一个内模因,参与了表型,于是你的腺体分泌激素,让你心跳加快,精神亢奋,这种表型的活跃区域在意识内,因此被称之为内表型。内表型和外表型始终是同步进行的,只是有时活跃程度不一样。 当内模因通过行为表型进入外环境时,它会变回原始信息,但是有时这些原始信息会保持一定的结构,使其可以在被另一个载体结构化之后仍然大致不变(如未特殊说明,本文中所有的载体均指主载体和人类)这种可以通过行为表型传播,被人结构化接收之后仍保持大致不变的信息就是模因。模因由行为表型转化而来的特点注定了它的起源是一个内模因。因此所有的模因都可以被视作是一个内模因的变形,但并不是所有的内模因都可以成功形成对应的模因。模因的定义是:在人与人之间传播,可以通过行为表型传播,被结构化接收的信息。一段文字,一幅画,互联网上的一张梗图,都是模因。 总的来说,原始信息包含泛模因,泛模因包含内模因,内模因包含模因。 {{DEFAULTSORT:模因}} [[分类:创世学]] __索引__ __新段落链接__
返回
新模因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