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讨论:首页的话题

来自异世界百科

文化分类与解构

此话题已被Rurf隐藏
原因: 发错位置
1
Rurf (讨论贡献)
     在开始我们关于文化的讨论之前,我们需要了解以下概念作为我们的工具:

1、模因:个体与个体之间通过遗传信息以外的方式传递的信息,某些情况特指通过模仿传播的信息。

2、溯源分类法:以来源作为分类标准进行分类的方法。

3、表征分类法:以表现出的特征作为分类标准进行分类的方法。

4、自然属性:狭义上指个体的生物特性。

5、动态系统:此处指个体数量非恒定且存在更替的系统。

6、趋向性:加强某一方面内稳态的性质

7、模因趋向性:一个模因/模因团传播至更多载体并覆盖冲突模因的性质

8、载体趋向性:一个模因/模因团使带有它的载体内稳态增加的性质

9、内稳态:内部有序的状态,熵值低的一种表现。



     众所周知,“文化”是一个在日常生活当中使用很多的概念
     可现在我们有一个问题:文化究竟是什么?或者说,一个东西,它满足什么条件,才可以被称之为“文化”?
     这里就牵扯到“文化”这个词的定义问题。
     为了保证这个理论的最大适用范围,我采用了我目前所能使用的相对广义的概念,即:“文化”是一个于一个存在多个个体的动态系统(个体存在更替且数量非恒定的系统)中长期存在的一个模因集群
     之所以是“模因”而非“信息”,是因为尽管文化可能会由基因当中衍生,但它却从来都不会直接作为基因的一部分进行遗传(我们通常称后一种情况为“本能”,至于“文化基因”这一说法实际上是给“基因”这个词赋予了其它的含义,就像是将“海绵城市”的蓄水部分称之为“海绵体”,这又何尝不是一种幽默)
     好了, 现在我已经完成了对“文化”这个词的定义,现在尝试将它分类
     依照我个人的分类法,我将文化分为两大类,四小类,即原生文化、次生文化,原生文化内部分趋向原生文化与附属原生文化,次生文化内部分狭义次生文化与客体次生文化。
     首先先讲讲原生文化,顾名思义,原生文化以原生性作为它的特点:这意味着所有的原生文化均是由基因衍生而来的,或者说,基因的模因化。




     在没有特殊环境的情况下,任何一个人类族群总是会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相近的这一类文化
     比如说,本能的养育子女的知识,它是一种本能,由基因直接储存,但这一类基因的显现通常要等到妊娠期才会自发显现出效应。而一些存在妊娠经验的个体,她们会将这些知识模因化,传递给尚未显现出相关性状的个体,以此来跳过个体的适应期。
     首先是趋向原生文化:目前为止,这一类文化都是有利于增强物种竞争力的,或者说增加内稳态结构的稳定性与存在时长。因此它们有时也会在非人类的社会性动物群体中出现:母爱文化中的原生成分(雌性个体通过向后代提供所有形式的资源以保证后代生存率的文化)、原始性文化(通过异性相互释放配子以延续基因的文化)等,都属于趋向原生文化的典型例子。
     增强载体内稳态结构的稳定性与寿命的能力越强,文化的趋向性越强。


     它们在特定的环境中属于趋向文化,但在另一些环境中,则可能转化为附属原生文化。
     这一过程会在后面提到并解释。
     这种类别转化的过程也是表征分类法的特征之一,溯源分类法通常不会有这一类转化。




     已知,趋向原生文化由基因自然衍生而来,但基因被保留的变异又受其环境影响。
     一些基因可能在刚出现时由于环境的特殊性,成为了有利基因,衍生出来的原生文化自然也就变成了能增强物种竞争力的趋向性原生文化
     但一旦环境改变,对应的文化也会由于环境的改变而消亡或改变。
     比如可能在远古时期的古人和今天的长臂猿种群中出现的和尾巴有关的原生文化,在今日留给人类的只剩下阑尾炎和与阑尾有关的次生文化了,这是消亡的例子。
     之所以会消亡,是因为它曾经带来的有利因素已经消失,而有害因素大于其有利因素。当然,这需要时间。
     但存在那么一些原生文化,它尽管不带有载体趋向性,却并未消亡,甚至随着环境的改变也没有发生变化,其中有一些是由原本对载体集群有利的趋向原生文化转变而来的。
     这是因为同一部分基因可能会衍生出多个的原生文化集群,而由于趋向原生文化所对应的附属文化的危害小于趋向原生文化所带来的有利因素。因其总是附属于一个或多个趋向原生文化,我将这类不带有载体趋向性的文化称为附属原生文化。
     与上文中提到的母爱文化的原生成分相关联的附属原生文化之一是溺爱文化中的原生成分(将母代的所有资源提供给子代而导致子代生存能力下降的文化),另一个例子是由避险文化(远离不存在于观测经验当中的客体以规避可能的风险的趋向原生文化)关联而来的附属原生文化:歧视文化(通过减少对种群内出现可视差别的个体的资源分配而使其减少生存概率或减少生育权利的文化)。
     这时,有些人就会说:“歧视文化和溺爱文化在一些环境下也可以有利啊,为什么要归类为附属原生文化?”
     没错,歧视文化的定义也可以是:通过减少对种群中异常个体的资源分配以优化资源分配,维系种群稳定,防止可能出现的种群内基因库的污染的文化。
     这个解释可能是基因的初衷,在原始社会中,它起的应该就是这样的作用,可随着环境的改变,它在当今社会中的趋向性已经不再明显了,而附属性增加了。
     在这里,我举个更加极端的例子:原始性文化的附属原生文化:自慰文化(请原谅我触犯了性禁忌而举了这个文化为例子,但它的附属性实在是太典型了)。
     很显然,它是一个由多条基因衍生而来的附属性原生文化,要想消除它的危害,需要改变人类各器官的结构,或者改变人类器官的分布,再或者干脆改变人类的激素奖励机制。
     在不改变以上性状的条件下,它可以说是“百害而仅有一利”——它的趋向性只会体现在需要通过这种途径获取某类特定的激素的环境中,但这不是我们目前常见的环境。
     但如果要做到以上几种改变,而不影响以上表型所带来的的有利因素,则需要一次性修改大量的碱基对。
     而且即使侥幸成功了,也容易在各种模因、自然属性限制和基因的稀释下而失去原有的性状。
     这是一个跳步的行为,而自然选择给出在特定环境下的最优解的过程是循序渐进的,它不能这么做。
     众所周知,自然是一个糟糕的程序员,人类目前的基因组就是一个“屎山代码”,宁愿一步一步的把大错误修正,而保留小缺陷,也不愿意用更加新的算法来把某个长片段整段重写。
     所以,有相当一部分曾经为适应别的环境而出现的表型被保留了下来,并进一步成为附属原生文化——尽管可能存在已经在别的演化分支中摸索出来的更优解。
     它们当然可以在特定的环境下成为趋向性原生文化,趋向性文化有时也会转变为附属性原生文化。附属性与趋向性都是相对于环境而言的。
     附属性并不代表这类文化就没有趋向性了,而是说载体趋向性明显小于同环境内的其余占据相同“文化生态位”的文化,却又没有被冲突的文化所覆盖。这一类文化可以是带有模因趋向性的文化,也可以是消亡文化(一般属于余烬文化)


     再次重复一遍:随着个体的发育而自发出现是原生文化的判断标准。




     接下来是次生文化:除了原生文化以外的所有文化都属于次生文化,包含了狭义次生文化和客体文化,这里先讲讲狭义次生文化。
     次生文化与原生文化相对应,与原生文化不同的是,次生文化的产生不完全依赖基因,而是由模因和原始信息衍生而来。因此,它们大多是无意义的模仿行为(筷子不能竖着插在饭上等),即使有,也不过是巧合(烧开水的习惯减少了疾病的扩散等)。
     常见的例子有网络抽象文化、非工具性的美术文化、音乐文化等。
     尽管次生文化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基因,但由于人类自然属性的限制以及原生文化模因集群的影响,次生文化仍旧受到原生文化的部分限制(自然属性:人类不能听见超声波,模因:一段由超声波编成的音乐,则后者对前者不适用,与之对应的文化不能被产生)。
     在这里,我化用莱姆的一个比喻来描述狭义次生文化的形成:
     假设有那么一群森林古猿,它们有一个备受敬仰的吉吉国王。或许是因为右手的手指伤到了,或者它是个左撇子,总之出于某些原因,它每次吃水果时都用左手把它送进嘴里
     而其他的猴子看到了它的这个行为,便争相模仿,等到猴王去世后,模仿仍旧没有停止。
     这时,一个典型的狭义次生文化已经产生了,它也许会自己发展自己,直到派生出一个宗教,得到一个诸如“欧内的手”的不明觉厉的名字
     在这个过于超前的模型中,古猿吃水果这个行为受制于古猿所对应的自然属性,如果整个古猿群落都不碰水果,而是对韭菜盒子情有独钟,那这个“左手吃水果”文化便不可能产生;同时,猴王的这个动作传递了相应的原始信息(光学信息:被看到),并在其它猴子的模仿中被模因化,如果整个族群的猴子有基因病,后代大概率是瞎子,或者猴王的动作含金量太高,难以被模仿,那它缺的文化这块也就没人给他补上。
     相较于原生文化通过自然属性改变来演化的方式,次生文化可以更加快速、自由的增生、消亡和部分改变,这又是这两类文化的区别之一。
     次生文化可以从任意一条内模因(见:模因底物)上出现增生,形成一个分支模因集群(亚文化),亦或是向集群内加入更多的模因,使原本的模因集群扩大,比如这个模型中的“欧内的手”。
     这个特性导致狭义次生文化在各个领域无孔不入,与客体文化、原生文化混杂在一起,难以分辨。比如说由客体文化增生而形成的科幻文化,由原生文化增生而形成的三纲五常等等。




     在次生文化中,除了狭义次生文化,还存在一个特殊的类别,这类文化同样仅由模因衍生而来,却站在了和基因一样的高度,其中有一些甚至还试图接过基因的工作,因为它们有着几乎相同的趋向——收集并保有长效且有序的信息量,从而进一步延续内稳态。
     如果说次生文化的改变是变异,那么客体文化的改变则是进化。
     客体文化的形成途径非常多样,它从狭义次生文化之中被分离出来的过程通常是这样的:我们知道,在文化发展过程中,即使系统内的个体不发生改变,个体和个体之间的文化差异(模因集群的些许不同)也会导致文化与文化之间出现碰撞。而那一部分在模因集群的相互融合与推翻中始终不会被推翻的一批“优选模因”,除去原生文化之后,就得到了客体文化。
     客体文化由两个部分组成:观测经验和理论。
     其中“观测经验”必须是一个由非模因非基因的原始信息(即现象)模因化而形成的一个模因集群,而“理论”则必须是在该客体文化体系内由观测经验衍生且不能与之有任何冲突的模因集群。
     还是那个模型,假设在那个古猿集群中出现了一个理论家,它在观测(将原始信息转换为信息)其它猴子吃水果时,得出了一个这样的结论:所有能被猴子用左手送进嘴里的食物,都不是韭菜盒子。当这个结论被发表(将信息模因化)时,一个客体文化就产生了。
     在这个模型中,这位吉吉国理论家通过观测将原始信息转换为结构化信息,得到了观测经验,同时,他又在观测经验上衍生出了理论(左手无韭定律),并与之不存在冲突。
     在一个客体次生文化体系内,每一个观测经验都至少对应一个理论,通过理论能还原出的原始信息数量越多,客体性越强;还原出原始信息与现实中的原始信息重合度越高,客体性越强。
     
     客体性、重合度和数量之间是存在数学关系的,但目前尚不可知。
     如阴阳五行文化、量子力学文化、四体液学说文化都属于客体文化。
     这并不代表它们的理论就是对的,只是代表它的观测经验与理论组成的集合体是自洽的:如核聚变反应就不在阴阳五行理论的观测经验集合中,这并不影响阴阳五行理论的客体性。




     乍一看,似乎尽管原生文化与次生文化可能会产生混合文化,但它们之间互相影响的唯一方式仅有通过模因集群之间的冲突与融合。
     但实际上,正如之前所说的,次生文化受到自然属性的限制,一定程度上也属于受到了原生文化的非模因限制。
     而次生文化的模因,则可能通过影响个体的行为,干涉整体的基因的延续(如歧视文化)。
     次生文化的这个特性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类自然属性的变化方向,因此也限制了原生文化可能的发展路线。
     假使人类文明延续了足够长的时间,可能会出现消亡的原生文化作为次生文化出现,或者次生文化在演化路线上成为了原生文化的例子。
     但因为它们还没有出现,亦或是有但我还没有找到,这类特殊的转化过程目前是难以被证实的。



     关于文化分类法:


     在上文中,我使用溯源分类法将文化划分为原生文化与次生文化,使用表征分类法分出了趋向原生文化、附属原生文化、狭义次生文化、客体次生文化。
    这说明,后者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同时分界线是模糊的。
    并不存在绝对的趋向原生文化或者客体文化,只能说任意一个原生文化具有多少的趋向性;次生文化具有多少的客体性。
    这就是表征分类法的特性,这个特性对于应用来说会带来很多的便利。


参考文献:理查德·道金斯《自私的基因》 莱姆·斯坦尼斯瓦夫《技术大全》